指数基金家族
股神巴菲特曾多次提到:
“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的方法,就是购买管理费用很低的指数基金。”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时间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是他们投资股市的最佳选择,甚至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很多初涉基金的朋友虽然经常听人提起投资指数基金的优点,却并不了解这具体是什么。一会宽基指数基金、一会行业指数基金,一会ETF、一会ETF联接,看得人眼花缭乱。
其实指数基金就是以某个指数的成分股为投资对象,全部或部分购买该指数的成分股,以期复制指数表现的一类基金。而近期大热的ETF,其实就是最常见指数基金。
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方法,带你一文弄懂,连巴菲特也看好的指数基金到底是什么。
根据资产类别区分
根据资产类别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指数基金分为股票指数基金、商品指数基金、债券指数基金等。
股票指数基金
它是跟踪 股票指数 走势的一类基金。比如跟踪
沪深300、中证500、红利指数、中小板等指数类型的基金。商品指数基金
它是跟踪 商品指数 走势的一类基金。比如跟踪
黄金、白银、原油等指数类型的基金。债券指数基金
它是跟踪 债券指数 走势的一类基金。比如跟踪
国债、金融债、信用债、城投债等指数类型的基金。
根据指数的代表性来分类
在所有的指数基金中,大家经常接触就是股票指数基金。如果把这些股票指数进行细分,我们可以把这些股票指数基金细分为综合指数、宽基指数、窄基指数。
综合指数
这类指数是
反映所有股票整体走势,比如大家熟悉的上证综指就是反映上海交易所里面所有股票表现的指数。宽基指数
这类指数是
从整个市场里面选择标的指数,它不会偏爱某个行业、也不偏爱某个主题,比如像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窄基指数
这类指数是
从特定范围内选择标的指数,比如行业指数(医药、消费、银行、证券公司)、主题指数新能源车、5G、芯片、食品饮料)等。
根据投资策略来分类
根据指数基金投资策略的不同,我们可以把 指数基金 分为完全复制型的指数基金和增强型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和Smart Beta指数基金。
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
它是以跟踪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力求获得和跟踪指数一样收益的基金。
指数增强型基金
它代表基金公司在被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会进行一定程度的主动管理(比如拿一小部分资金进行
择时、主动选股、打新股等),进而希望能够提供高于原有指数回报水平的基金。Smart Beta指数基金
听名字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翻译过来就是 “聪明的指数基金”。那么它 “聪明” 在哪儿呢?
与普通的指数通过市值进行加权不同,SmartBeta指数可以通过某些因子或者某些策略(比如成长、价值、动量、波动率等)来优化成分股或调整权重,以获得特定因子带来的收益。比如创业板动量成长指数(简称:创成长,代码:399296),就是在创业板这个股票池里选最具备 “成长” 和 “动量” 特征的股票,创成长指数的收益既取决于创业板的表现、也取决于成长和动量这两个因子。对应的Smart Beta指数基金就会紧密跟踪创成长指数的表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指数增强型基金的超额收益主要来自
主动管理,由于种种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基金规模、主动管理是否真的有效等),所以这类基金并不一定能超越指数的表现。而Smart Beta指数基金相较普通指数基金,可能的超额收益主要来自因子和风格的选择,也会受到市场风格切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