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认知偏差与决策链
人生其实有一件一直都在做的事,那就是认识这个世界。然而世界终归太过复杂,即便是到了所谓的不惑之年也很难说真的看懂了。投资的世界也是如此,投资者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为了“接近事实”并且作出正确的决策而努力。但不幸的是,要想做到这一点真的非常不容易。因为决策所涉及的环节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而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可能出现重大的认知偏差,从而导致决策中所依据的某个关健假设偏离了事实和真相。
认识到这种偏离产生的源头,有助于我们在投资甚至是生活中成为一个更加理性、看问题更加全面和辫证并且不易受到虚假错误信息干扰的人。
5.1 隐形的决策链
投资是一个关于决策的游戏,一切结果取决于决策的质量。但又是什么决定着我们决策的质量呢?又有哪些环节参与了决策的过程呢?如果用一根链条表示整个决策的制定过程,那么我想有几个关键性的环节值得注意:
事实
对事物的所有认知都是从观察事实开始的。“事实”一词主要指真实的情况,一切带有主观猜测或者个人判断的及未发生的事件只是可能性,而不是事实。我们的投资分析也是如此,不管是对一个公司还是一件产品的认识,总是从一个事实开始的。没有充分和确凿证据证明和被验证的信息不能被认为是事实。我们从可获知的数据及资料上多大程度上采信为事实,将极大地影响到我们之后所有的逻辑推导,并最终将对决策造成巨大的影响。
事实虽然是真实的,但事实本身也往往具有模糊性和片面性的特点。比如我说“春天花会开”这是个事实,但到底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放?花会开的背后是否掩盖了有些花也可能不开?所有的花都在春天开吗?所以,事实只是构成决策的一个基本起点,而且很不充分。
信息
信息可以认为是包含着各种形态(比如声音、图像、数字、文字等)的有意义的内容。对于投资而言,信息是对投资决策能产生影响的各种消息或者资料,“事实”是信息中的一种,但更多时候我们反而是靠得到的信息来推敲某个事实。信息与事实有个非常相似的地方,就是它们都不来自于解读者的主观认知而是一种忠实的接收。但正是因为这点,我们有时候容易混淆信息与事实的区别。比如我们从某个著名的券商研究报告中看到说“某个公司的运营成本是最低的”,这属于我们得到的一个信息,需要去验证一下是否属实。但很多情况下这会被直接作为一个事实采纳。因此,信息具有丰富性和真实性不明的特点,一些特定信息甚至还具有时效性。
大量的信息,对于决策链的后续环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我们难以在缺失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对信息的收集和挖掘本身甚至都独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分工和职业,比如第三方调查机构,可见其重要性。但信息的泛滥导致选择同样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
观点
观点是在信息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个主观认识,从字典的定义“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来看,观点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利害关系或者喜好的影响。“事实”和“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观点则是主观的,是可以改变的,更重要的是是可以远离事实的。因此,从“观点”的形成开始,人们的决策链开始进入主观层面。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决策机制与电脑的“逻辑性”差别很大。也就是说电脑的一个结论必须依赖于充分的条件信息才能得出。而人脑却往往出现思维的跳跃性和结论的模糊性,我们可以在对一个事物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首先依据经验和个人好恶等现存条件,直接接近凭空的“产生一个观点”,之后再去根据这个观点寻找相关的证据信息。人脑的这种跳跃性思维是人工智能至今无法解决的高难度行为,但仅就投资这个小范畴而言这种模式往往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投资中,预设一个立场及观点后再去论证其正确性,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决策失误的原因。
判断
判断是对一个事物比较明确的裁定,是很多零散的观点整合后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一篇对某个事物的分析判断文章,总是试图从一些事实着手,然后罗列相关的各种信息以证明观点,并最终给出一个总体的判断性结论。
如果说在“观点”层面的时候我们还对自己的认知将信将疑的话,那么到达“判断”环节的时候我们会达到一个强烈的自信状态。这种状态是我们进行后续高强度行为的支撑基础。缺乏这个环节的话,我们是无法将其从思维转化为行动的,或者就算到达行动状态也可能非常脆弱敏感而易变。而到达判断这个环节,实际上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决策链。
理念
理念并非一个决策链的必备环节,但就其在投资中的重要性而言我还是把它单独列出来。在我看来,理念不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判断,而是在处理大量相似问题和判断经验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概要性、纲领性的认识。理念具有比“判断”层更强大的自我内核,判断可能被一个直接反证信息所推翻,但理念很可能在面对多个直接反证信息之后依然牢固。显然理念的这一特点既可以带来行动中克服暂时性困局的强大坚韧力,也可能失去纠错的弹性而被固执的阴云所笼罩。
信仰
信仰与理念类似,同样不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结果,也并非一个决策链的必要环节,它可能只是极少部分人才持有的状态。信仰是比理念还要强大得多的自我认同,是认知中最为牢靠的层次。很显然,信仰用在对的地方,将产生强大无比甚至超越肉体和生死的超级能量,但用在错误的地方就会造成远超出普通人理性的可怕的负面效果。当然我要强调,这里讨论的“信仰”只限于投资这个小小的领域而并不涉及其他。
总之,人们的决策链的先后顺序及强度就是沿着“事实→信息→观点→判断→理念→信仰”这几个层次逐渐展开并且自我认同越来越强大的,越到后面的环节对于个人的影响越为深层次和牢固。熟练的投资者善于区分不同阶段并能理性地循序渐进地推进最终的决策形成。而缺乏经验的人则往往鲁莽和草率地对待决策,经常跳跃性的进展(比如在缺乏足够事实和信息支撑下,贸然得出某个观点)。
这里我想特别谈谈,就投资角度而言到底是有信仰好还是没有信仰好呢?我个人认为,没有好。
因为“信仰”在我看来是一个无条件的词汇,但是在投资的世界里我们的一切判断决定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信仰本质上是“不可以道理计的无条件忠诚”,而这种倾向实为投资的大忌。无论是对某种投资方法还是对某个具体的投资对象,都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并在这种质疑中寻找方案。
价值投资本身也是在不断的质疑和再思考中发展前进的,投资可以没有信仰,但必须具有理性。 理性的目的并不是"穷尽真理”,更不是“认定某个唯一的真理”而是永远保持动态的视角并学会从正反两方面辩证思考。另一方面,要意识到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发展的,有时候10年前看这个问题是一种认识,过了10年就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种认识了。而如果早早地就把某种层次的认知印刻到了“信仰”的高度,这是否有利于对事物的进一步探索和认识呢?
2012年5月,美国的Facebook上市并引起投资界的瞩目。其中我读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谈到100倍PE的Facebook贵不贵的问题。其问“是否相信上帝”来谈信仰,并指出如果是相信它的划时代并持有这种信仰则就不贵。我当时在微博中就忍不住评论:“很想说一句您可能忘了‘上帝不掷骰子’。2011年10亿美元净利润,极乐观算10年翻20倍到200亿美元利润,20PE为4000亿美元,10年4倍的复利不过14.8%。打个折扣呢?”结果20年后还不知道怎样,但3个月内Facebook的市值已经跌去整整500亿美元,正好是其上市首日的一半儿市值。也许未来它还有远大的前程,但仅仅因为一种盲目的坚信并支付过高的价格,很难说这是理性的思维。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并非普通散户,而是一名专业投资者。这说明即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投资者,也很容易犯这样的毛病。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难道对复利在投资中的作用也不可以作为信仰吗?我认为,这不叫信仰而叫对规律的认识。复利是一种客观现象,还有很多投资规律也如此就像春夏秋冬是一种客观现象一样。但谁会去把四季变更当作一种信仰呢?人们只是认识到,并且尊重这种客观规律而已。
虽然我不赞成在投资中盲目的信仰,但我认为投资确实又需要建立一种认识上的坚定,被当作信仰的往往需要一些”教条’予以约束。比如投资中我们看到很多人就将“伟大的企业任何时候买都是对的”当作一种神圣的、排他性的信仰。而投资者在认识上的坚定,却是基于明确证据可证实的(比如各种投资规律的相关研究数据)各种规律性的总结。我称之为“理性投资的信念”。从投资的角度而言,缺乏这种信念的人往往随波逐流、目光短浅。对以企业视角看待投资、安全边际、价值产生的本质、市场定价机制等投资基石的充分理解和深层次信赖,是建立起强大意志力的关键和前提。而清晰的信念和强大的意志力,正是对抗市场噪音和盲目行为最有效的手段。
5.2 让大脑有效运作
有效决策的基本前提是保持理性。理性这个问题已经多次提到,这里我们再来详细看看到底是哪些问题阻碍了大脑的正常运作?为什么一个非常精明和学识高超的人却作出了愚蠢的决断?下面总结了失败的投资决策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它们的综合作用使得保持理性和客观变得不那么容易:
5.2.1 先入为主的想当然
林冲的“80万禁军教头”是个著名的招牌,听起来也非常拉风,我小时候一直认为那是个非常高的职位。后来才知道原来禁军中有很多教头,它只是个很普通的职务而已,这就是根据字面意思想当然的结果。
我们在投资分析中也经常碰到类似情况,比如某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听起来感觉很强,实际上可能只是在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中销售额的暂时领先而已。既不代表其享有超额收益,更不代表其拥有牢不可破的竞争优势。又比如,常识告诉我们,毒蛇都是三角头和急剧变细的尾巴。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正确的,但世界上最危险的黑曼巴蛇却长了一个圆圆的脑袋和匀称的身体,与无毒水蛇几乎一模一样。
投资中也面临这种常识偏差,比如我们可能会觉得富丽堂皇、顾客盈门的中高档餐厅一定是利润丰厚的,小小的纽扣制造业则既无科技含量又无什么高附加值,必然只是个赚辛苦钱的。但我们打开全聚德和伟星股份的财务报表,却发现做纽扣的伟星股份的净利润率竟然高于全聚德(12%对比10%不到)。
所以如果我们以这种想当然的态度来投资,结果会怎样估计不难预料。
避免“想当然”其实并不困难,那就是深入事实,特别是注重“用数字说话”。少谈些概念和主义,多就具体的信息和证据性的数据下功夫,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
5.2.2 屁股决定脑袋
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当我们持有一个企业较长时间并且获得很好回报后,往往会产生一个错觉,好像“我们了解它的一切”或者是“我的选择一直是正确的”。而当不利消息出现后,我们往往难以保持冷静的分析状态,而有意或者无意地去选择有利于我们的信息。有时候这就像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指长久被犯罪控制的被害者,有可能出现对于犯罪者的依赖感和安全感,甚至产生情感并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将一种正常的投资选择变为了一种扭曲的依存关系,并视这种扭曲的关系为“忠诚”的象征。以上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利益和立场对客观事实的主动或者不自觉地扭曲。
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禀赋效应:当人们拥有一件东西后会倾向于比拥有前对其的评价更高。中国古人对此也有一个经典的称谓,即“敞帚自珍”。
所以值得思考的是,一个投资者到底该怎样克服“屁股决定脑袋”的冲动?需要意识到,立场和利益,对于我们认识真相和解读信息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在危急关头要保持客观和理性,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正因为不容易并且潜在价值巨大,所以才更值得去做。所以当我们再一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不妨自问一下,我是否保持了冷静和足够的判断力?是否已经开始不自觉地为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辩护了?你是否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即投资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你多么维护既有的立场和利益,而是有多迅速地站在了事实的一边?投资者永远不要向任何一个企业表示忠心,更不要成为某个企业在股市上的代言人。当你那么做的那一刻,当你越是享受到这种做法所带来的荣耀和关注时,认知偏差已经开始神不知鬼不觉地控制了你。
这对于我的启示是,在进行信息搜集的时候要注意对不同观点的兼顾。人都是这样,喜欢听自己认同的声音,到了网络上慢慢就成了一堆看法相同的人互相影响并强化,而对于不同的声音则一概不予理睬。成熟的投资者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自我,这是没错的,但这不代表要拒绝思考不同的看法,甚至相反的观点往往是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企业的一个驱动力。所以应该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各类信息,只不过需要一个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主心骨罢了。
5.2.3 真实的偏颇
在盲人摸象的故事中,4个盲人分别摸到了大象的腿、鼻子、身体和尾巴。由此对大象的形状得出的结论分别是:像个圆柱子、像一条巨大的蟒蛇、像一面墙、像一根细细的绳子。在这个例子中,其实他们都触摸到了真实的情况,但问题在于“真实”有时并不代表正确的答案和事物的全貌。在事物的认知中,我们往往很容易根据自己所经历和接触的那点儿“真实情况”就对这个事物的整体草率地下了一个偏颇的结论。更糟糕的是,正因为自己所触摸的是绝对的“真实”,所以对此更加异常的坚定,从而更加容易失去改正错误的机会。
北京电视台有一个“第三调解室”的节目,经常调解一些邻里或者家庭的纠纷。我看这个节目的深刻感受就是,一开始看一方的陈词时觉得他们实在太委屈、太被欺负了。
如果这个时候调了频道,可能这一印象就会永远停留在脑海中。但只要等到另一方出场陈述矛质,马上会发现原来事情没那么简单,刚才那一方也有很多问题,只不过被隐瞒或者轻描淡写了。2012年陈凯歌导演的《搜索》也是反映一个“真实但片面”的信息在被无限放大后是如何造成危害的故事。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更新的频率非常高,有时为了抓住大众的注意力,很多信息就会被进行一些刻意的加工或者人为的取舍,这也绝非仅在投资领域才会出现。这里我特别将芒格关于不要让意识形态参与进理性思考的劝告放在这里,他说:“要避免极端强烈的意识形态,因为它会让人们失去理智。年轻人特别容易陷入强烈而愚蠢的意识形态当中,而且永远走不出来。所以要非常小心地提防强烈的意识形态,它对于你们宝贵的头脑是极大的危险。"
对于意识形态的狂热和执着,是制造偏见和愚蠢最有利的工具。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由狂热的意识形态而造成的人类悲剧已经太多,只不过每次的口号和打着的旗帜不同罢了。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以及避免沦为被操纵的乌合之众中的一员。保持高度的理性并远离极端强烈的意识形态可能是非常必要的。从投资的角度而言,一个事物的全貌往往是由多个“真实”拼接出来的,不要贸然因为某一个局部的真实而对整体草率地下结论。是否懂得耐心围着大象多转几圈,多触摸更多的一些真实然后再得出结论,并且保持着持续的观察和修正错误的能力,是区分理性投资者与鲁莽草率者的一个典型标志。
5.2.4 超出能力圈的复杂判断
在投资决策中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对于复杂的事物不要自以为是地轻易建立逻辑关系。
由于事实禽大多数人的接触面较远,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是经多方面采集信息,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推导事实的,而这个时候被推导出来的结果有可能不是完全的事实,而是符合逻辑性的猜测。某些猜测由于所获得的边界信息较清晰且互相依托,可能较为可信,比如:我们知道了一个企业的营业成本中的80%是煤炭成本, 又知道了市场公开煤炭价格已经自去年年底开始至今持续下降了10个月,跌幅巨大,并且知道产品并未跟随降价也未有其他成本项目的大幅上升所以我们可以合理推断,这个企业今年的营业毛利率可能会有明显的上升。 这里的约束条件包括成本构成比例,煤炭价格下降的幅度、时间,以及产品价格的稳定性,这几个信息互相间有直接、明确的经营和财务对应关系。
但另一些情况下,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互相的支撑性不是那么明确和直接,或者涉及的变量因素过多,比如:我们知道了发改委将推动建筑节能减排的长期规划,也知道某个企业的产品属于节能减排的绿色建材产品,是直接受惠的,还知道公司正打算扩张产能以迎接这个长期的利好。表面来看,似乎这几个信息互相验证,逻辑一致,应该可以得出“业绩将上涨”的结论。但这几个信息之间并没有形成直接明确的对应关系,比如:
(1)长期规划到底有多长?到底涉及哪些品类?公司的产品又归于哪个品类?
(2)最终影响公司业绩的,是仅有发改委的规划吗?市场当前的供需状况如何?竞争对手情况如何?直接影响企业盈利的各项成本和费用趋势又是怎样的?所有这些信息仅仅是泛泛的、弱关联的、不具有直接明确的经营和财务对应关系。
不幸的是,无论是股评家们还是各种股票论坛里,到处充斥的正是这种类型的信息。试想如果不理解事实、信息、观点的区别,也无法认识到相关信息之间的差别恐怕就很容易被这种噪声影响,进而失去正确的判断了。
经常出现的另一种误解在于,认为严密的逻辑性代表着正确的决策。事实上分析的逻辑性只是思维的程序,但却并不表明其正确性。因为任何逻辑都是依托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一长串逻辑推理中的任何一个重要变量出现错误,都可能得出一个“逻辑严密的错误”。
所以,寻找经营的变量因素更少,更加容易理解的生意,才是提高投资成功率的关键。而能否将投资的结果与精确的市场预测进行脱钩,更是体现了投资层次的高下之分。
5.2.5 专业自负与“灯下黑”
无线电没有未来。比空气更重的飞行器是不可能实现的。X射线将被证明是一场骗局。
——物理学家 开尔文爵士
原子炸弹永远都不会爆炸。我以爆炸物专家的身份宣布。
——海军上将 威廉·李海
当你看到以上论断的时候,可能会不禁一笑。但在当时那个年代来看,这些权威人物的专业判断是严肃并很容易让普通人深信不疑的。当然科学技术问题最终将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技的发展得到答案,而在投资的世界中与之类似的现象却引人深思。
投资实践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的企业,通常都不会去投资。乍一看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通常来说如果一个人在某个行业领域内有较长时间的工作经历,应该说对于行业的“事实”以及“信息”都有相当宽度和深度的掌握。如果从能力圈的角度而言,似乎这更应该使得人们倾向于投资自己熟悉的专业,可为什么很多人却不愿涉足其中呢?
我想,这可能与前面提到的“真实但片面”有很大程度上的关联。比如一个负责发放贷款的银行职员,由于他在工作中会看到贷款审批工作出现的纸漏,甚至是制度性的漏洞,那么就在其脑海中开始建立一个“银行贷款的风险很大”的观点,而这一观点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和看到的案例越来越多而产生强化,最终这种观点可能形成一种牢不可破的判断,即:银行股真的不能碰,背后的猫腻太多了。同样的例子可以发生在各个行业,简单的解释是’灯下黑”,因为站得近所以反而看不到亮点。
但我相信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专业人士正因为要培养专业性,所以必须在一个足够细的分工领域上看问题,这让他们沉淀了针对性的专业知识,但也大大阻碍了其看待企业和行业的整体性视野。他们的很多具体看法都是正确的,但同样又都是高度局限性的。更重要的是,这些专业人士忽略了一点:投资本身就是一个专业。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不能脱离细节,但它绝非无数细节的简单拼凑。如果不懂得企业价值的源泉和高价值的基本原理,那么掌握再多的行业专业知识也很难在投资上获得成功。
对于投资者而言,就一些专业问题向有经验的行业资深人士进行请教是有必要的,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触摸企业运作的脉络,增强一些感性的认识。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专业崇拜”,更不要以专业人士的只言片语去认识企业的真实价值。还是那句话,多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更多的声音,并且善于将这些具体问题安放在企业价值这座大厦中的合适的位置。既不能小题大做,又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这个“度”正是投资者能力级别的体现。
5.2.6 顽固的心理弱点
科学研究表明,当投资盈利时人的神经活动与瘾君子非常相似:而在人类的大脑中,对财务损失的处理和对死亡威胁的反映发生在同一区域。可见,股价涨跌所带来的盈利与亏损值的变动,在生理上可以造成极大的刺激性感受。所谓的“三根k线改三观”实在并不夸张,很多人在股市中真的就像是被股价这根线操纵的玩偶,永远轮回在狂喜、愤怒、悔恨、得意、恐惧和贪婪中难以自拔。这种强烈的生理刺激可以轻易让一个高智商的大脑短路并且做出愚蠢的选择。克服这种弱点,需要认识到投资的收益与什么相关?与什么不相关?换句话说,需要突破投资的那层”窗户纸”。认识基本的投资原理是基础,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这既需要不断加深投资上地学习,也需要有意识地强化对情绪地自我控制。
锚定效应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往往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比如一件标价2000元的衣服消费者可能觉得贵,但再标一个打折后900元的标签,很多人就会认为便宜了——即使这件衣服原本只值500元,但之前的高价印象已经将消费者的心理锚定在很高的层次上了。股市中一只股票没有上涨之前即使很便宜也没人感兴趣,因为总觉得它“涨不动”,而一旦成为大牛股之后哪怕只是从高昂的价格回调一点儿也会被认为是“介入的良机”,这就是典型的被其当前的走势和价格设定了心理暗示。克服锚定效应就是要克服惯性思维,首先必须养成向前看的习惯,具有前瞻意识。另一方面就是避免价格和走势的干扰,只看事实依据而不要猜测市场情绪。
推脱责任也是在股市中很常见的情况。典型的表现是怨天尤人、自我安慰,从来不正视自己失败的原因,总是习惯性地寻找外部的借口。一个不懂得自省的人是很难在股市中成长和存活的,人在心理上天然地抗拒承认自己的失败,失败会带来痛苦感而找别人的借口可以缓解这种痛苦感,这其实很正常。但在股市中最怕的就是自欺欺人,承认失败的原因来自自身可能会带来一时的挫折感,但这种行为也带来了改善的希望。人其实没必要对自己撒谎,市场也很忙碌,没人会关注你的感受和面子。克服这种不舒适感最终会赢得真正的尊重,而不断地推脱和开解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弱小和失败。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的调查表明,受访的司机中有8成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是高于平均水准的。这个结果很好地展示了人性中自命不凡的倾向(特别是男性)。我们总是过高地估计对于某个事物的认识程度、过低地估计环境中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让一个人在股市失败最快的方法是一进入就输掉一大笔钱,但让一个人在股市中失败得最彻底、最惨痛的办法却是让他刚进入时很轻松地赚一大笔钱,因为这能将这个人心理中的狂妄自大激发到最适合毁灭的程度。要克服这种顽固的心理弱点,最重要的就是拿出一张表,在上面记录下自己最不懂的那些东西并且认真地记录下自己的每一笔错误。更重要的是学会用”概率和赔率”的思维来看待问题,学会把安全边际作为一种行为的习惯。
在另一个心理学家的试验中,安排一个人站在街上抬头仰望天空,这时大多数人都径直从他身边走过。之后又安排了5个人同时抬头仰望时有4倍于上一次的人停下脚步跟着抬头看。当安排15人看天空时,几乎一半路过的人都会加入这一行为。另一位神经科学家利用核磁共振研究当人们面对群体意见时的脑部活动,结果发现人们在面对群体性的不同意见时真的会因为群体的反对而影响到自己的认知。这正是投资中常说的“羊群效应”。这种心理来自于两种不同的原因:
一种是被孤立的恐惧感和孤独感,与群体意见的不一致往往带来更大的社会压力。
另一种则是由于与群体的选择不同而真的怀疑自己的判断。在股市中,群体作为一个虚拟的存在却拥有真实的影响力。通过互联网,这种力量更是汹涌无匹。不被群体的意见所左右需要自己的“主心骨”,而这种主心骨的稳固和自信必须建立在学识上超越市场平均水准之上,否则是谈不上什么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的。
这里描述的仅仅是投资中最为常见的一些心理弱点,实际上真实的情况要比这些复杂很多。我个人感觉投资者应该花心思去研究【行为金融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一些著作。也可以说,行为金融学及心理学、专业财务及证券分析、投资史及社会发展变迁这三大领域,共同构成了投资世界中最重要的三座知识高峰。
5.3 跨过信息的罗生门
在投资决策中要处理大量的信息,人与人的判断也在这个处理过程中逐渐差异化。高质量的判断标准是更靠近事实的整体并能由已知信息推导出高价值未知信息。而低质量的判断正好相反,它们离事实的整体越来越远,并且只能停留在信息的当前范围内而无法对未来进行任何有效的指导。
互联网时代虽然为信息的传播建造了一个空前高效和高容量的载体但信息发布的随意性和方便性也导致了大量信息真伪难辨甚至互相矛盾,这个现象不管这些信息是来自某些群体的观点的汇集还是一些盈利机构的独立调查,都不能100%的避免。
黑泽明的《罗生门》很生动地演绎了不同渠道得来的信息是怎样就一个事实而展现出多种不同的风貌的:真相只有一个,但是每个证人的目的并不相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就这样,荒山上的一个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以这个故事来看,信息量不可谓不大,而且信忽的来源也非常多面且具有权威性,但反而越描越黑。
投资者的处境有时比这部影片中想要知道真相的巡查法官好不到哪里去。在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理性的思考以得出正确的判断。这需要我们了解信息逐渐产生偏差的主要问题所在。
5.3.1 利益与立场的干扰
市场经济下,任何重要的信息可能都包含一定的潜在经济价值。特别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市场处于随时都在动态定价状态,对于各种信息的反映往往是非常迅速的。这就给一些希望利用这种特性和信息的不对称的时间差来获取利益的人提供了机会。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发布变成动动手几秒就能传递到大量的受众面前,信息发布的成本非常低。而且对于主观制造非真实信息的处罚难度很大,这也在客观上进一步助长了这种行为。
1999年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几个人以每股0.1美元买入了一家名叫NEI Webworld的破产公司的脱票,共买入了5万股。然后他们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在3家最重要的财经网站发布了500多条假信息,声称这家公司即将被收购。结果周一一开盘就是8美元,当天策高价甚至达到15美元,这几人趁机脱手套现。而很快,信息被证伪,股价再次跌回原点。这个案例听起来似乎很离奇,简单的离奇效果好得也离奇,但现实世界就是最好的导演,精彩故事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2012年年末,在A股市场最吸引人眼球的事件莫过于白酒企业陷入集体的“塑化剂风波”。这场以酒鬼酒塑化剂检测严重超标为导火索,以茅台、五粮液也深陷信任危机为高潮的事件,短短几天内就导致了几百亿市值的蒸发。下图为酒鬼酒从最高点61.45元(2012年10月19日)到27.09元(2012年12月4日)的股价走势。
在这个过程中,最扑朔途离的就是各种检测报告之间的矛质甚至针锋相对,今天出来一个某品牌酒确认没有塑化剂的检脸,明天就蹦出来一个它塑化剂超标几倍的报告,过1天又出来一个不超标但是脸出有塑化剂的结论。同样的酒,同样的检测项目,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结论呢?这时投资者面临的提惑,又与《罗生门》中断案的巡查官有什么区别呢?
以上两个案例,都有力证明了信息发布者的立场和利益是如何在真相上纠缠不休制造麻烦的。这一特性提醒我们要谨慎地采纳信息,并且对于信息与发布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一种敏感性。更重要的是,尽量确保一笔投资决策是建立在一个基本面的长期趋势上,而非碎片性信息的组合。这样就更不容易被突发事件和不明信息所干扰。
5.3.2 保持信息的客观完整
无论是在古代的衙门还是现代法庭上,对于一个案件的审理至少需要原告、被告双方的证词,除此以外还要尽可能寻找涉案相关人证提供更多的证据。这其实就是一个确保有效信息范围的过程。如果我们的信息只反映了事物的部分情况,而遗漏了对于这个事物形成判断的其他部分,就可能形成一个“真实但片面”的判断。
和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一样,很多事情你做好了有增益但做不好反而自乱其身。扩大信息范围也是如此。一些人非常注重信息的收集,甚至努力去获取一些别人得不到的“内部消息”,这恐怕又制造了新的麻烦。如果一个人站在大厅里对100个人说某只股票下个礼拜会暴涨估计没人会相信。但如果这个人只凑到你的耳边小声告诉你之后还神秘地叮嘱你不要告诉其他人的时候,这个信息的可信度似乎一下子就倍增了,这就是“内幕”的魔力。
对于内部信息我的看法很简单,大多数的内部信息不如没有,因为它的存在一方面非常不靠谱,另一方面在其本身不靠谱的基础上还会给投资者一种特别靠谱的假象和心理暗示,两者相加就可以直接制造一个惨案了。当然有些信息是公开资料所无法披露的,但却可能很有意义。比如一个企业对待员工的态度,员工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公司的,以及客户对企业的产品服务的感受,或者是管理层对于一些业务或者行业发展问题的理解,企业家的一些创业故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关头企业家是如何决断,为什么能够做这么艰难的决定等,这些“内幕”我就非常感兴趣,也是我很希望获得的信息。
另外,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对待信息保持一种客观性的重要。当一桌人围坐在一起谈话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想象一下自己飞出了躯壳而飘荡到了空中,从天花板向下看着所有的谈话者,你就会有一种新的观察视角,不是陷在具体的对话中而是能更好地观察到整个谈话过程中每个人的状态和谈话的整体发展。这个视角下你会发现对每个人(包括自己)说出的话都会更加客观对待,更注重讨论的实质内容而不是语言上你来我往的争论。
客观性的最大障碍还是个人的主观意识,其中的主要问题可以参考《让大脑有效运作》一节中的内容。
5.3.3 解读能力的天壤之别
福尔摩斯总能从现场的蛛丝马迹中得到案件真相的关键,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出背后的真相。而一个普通人(哪怕是有较多行业经验的赞察),即使像福尔摩斯一样到同样的现场调查,却无法洞悉迷雾背后的真相。信息量及来源都完全一样,结果的差异完全来自于解读能力的不同。我将投资中的信息按照获得的困难程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可知,未知。下图的左右部分分别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解读能力:
信息类别 | 解读能力 (左侧) | 解读能力(右侧) |
---|---|---|
已知的信息 |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信息收集,充分掌握已知的重要内容和线索,对事实和状况了然于胸 | 不重视基础的资料收集,缺乏持续性的信息积累,对于信息的掌握支离破碎甚至一知半解 |
可知的信息 | 通过对已知信息的有效组合和分析,进而可根据商业及财务的一般规律掌握更多的可知信息 | 除原始信息缺失外,更缺乏企业分析的基本技能,无法由直接的信息分析出有意义的内容 |
未知的信息 | 在已知和可知的信息基础上,对于未知的重要信息进行高度逻辑性及谨慎地推断和演算 | 对未知的信息完全建立在情感和想当然的基础上,对于未来总是过分夸张的演绎和轻率猜测 |
优秀的投资决策特征总是处于图中的左侧,而右侧则代表了大多数失败决策的状态。我们知道投资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游戏,谁能够对于未来有更清晰和前瞻性的认识谁就可以占据主动。但这种对未来的认识,绝大部分都是基于对过去规律的理解和现状的衡量。
更好利用信息一个前提是能将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没有类别从属的信息通常都是面貌模糊并且难以将其在企业分析的意义中有效的定位,自然也就不可能对认知有真正的帮助。在我看来,可以将所有企业的信息分成三种情况进行收集和解读:
信息的分类 | 说明 | 主要来源 |
---|---|---|
生意特性 | 能描绘出其最本质的特征的信息属于第一层次。 比如核心的经营数据、业务上的重大特征、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和行业特性等 |
企业上市招股说明书 年度财务报告 券商报告 |
重大影响 | 可能明显改变对企业的认识, 或者极大影响到其未来经营活动的信息 | 新闻报道,行业期刊,网站券商报告,年度财务报告 |
加深认识 |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观察公司业务进展或者经营情况的信息 | 年度财务报告 投资者关系网 现场调研 |
其中,生意特性是接近一次性的工作,因为一个企业的生意特性不可能两年就变化一次,相对是稳定的,只不过可能产生具体的业绩周期波动而已。而重大影响和加深认识方面,就必然要持续性地进行了。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无法很熟练地进行分类或者解读,但随着对企业各类信息掌握越来越丰满,对于行业的运行规律和企业的运营特点越来越熟悉,就会提升对信息的敏感度和解读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5.3.4 从信息碎片到框架分析
说到底克服认识偏差和决策链过程中信息扭曲的根本方法可能在于两点:
第一,搞清楚并且强化自己的能力圈,坚持待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
第二,建立起一套有效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体系,对生意、企业、投资建立起框架性的思维方法。
前者能够让我们避免在陌生的地方犯重大且不必要的错误,后者可以帮助我们从纷繁的信息海洋中找出最关键、最有价值的线索。能力圈的概念已经广为人知,但对于企业价值分析框架和方法论的讨论似乎还很少。
“事实”和“信息”无论多么精细或者专业,其根本上都属于企业基本面的范畴,但仅仅对企业的基本面进行大量量地收集远远谈不上企业价值分析——价值分析必须首先明白价值是怎样创造和毁灭的,然后才去有目的地搜寻和组织相关信息。就像精确制导炸弹,不在于多而在于准。普通的基本面分析,却只不过是广泛撒网并捞起来一大堆的信息碎片。
按照一定的方法将这些基本面资源进行分门别类,使得其能更好地展现企业的价值特征和整体的价值轮廓,才是有意义的分析工作。投资的专业性就体现在,投资者是否掌握了这种对大量信息进行有序组织、构造合理的思维框架?
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支有几万人但缺乏有效组织的军队,虽然每一个人都很努力地要做点儿什么,从微观来看也确实在做一些事(比如烧饭、磨刀),但从宏观来看这无异于乌合之众:互相之间没有角色分工、没有有效配合,每个人都像无头苍蝇,特别急需的岗位可能无人坚守而不太重要的地方挤满了人,相互之间不但无法形成合“力甚至连谁说了算都不一定,每个问题都吵吵闹闹却难以决定。而另一边,也许只有几千人,但在这个明确的分工体系内,他们仍配合股契,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知道如何发挥出1+1>2的集团作用,甚至有着熟练的指挥方法。试问,前者虽人多势众,又如何是后者的对手呢?
对于一个缺乏有效训练的人而言,突然接触到海量的信息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件好事。企业的分析不是不需要细节,而是需要找到根本之后再去填充细节。就像总要先有树干再长树叶。树干就是“企业价值分析框架”,而树叶才是“各种信息和细节”。我们的一判断”是要基于整个树木的情况,而不能基于树叶更不能只因为一两片树叶变色了就下结论——虽然,这几片树叶的变色本身确实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和及时的“信息”。
从我接触到的一些优秀投资者而言,我发现他们并非对所投资企业的方方面面都事无巨细的了解,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这个企业经营的要害和未来是否值得投资的关键点非常清晰。总之,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碎片层面,很可能被误导或者一叶障目,而导致进一步的判断失误。有关企业价值分析的基本框架和思路的问题,正是下一部分将要展开的内容。
投资感悟:微博摘录(一)
- 当一个人开始觉得自己看市场“很准”,有某种预测市场的“天赋”的时候,这个人就开始为自己的大败埋下种子了;当一个人开始意识到预测市场波动是徒劳的时候,他的投资意识就开始觉醒了;当一个人决策时放弃“一定会怎样”而拾起“概率和赔率”的时候,他的投资就得到一次升华了。
-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战胜市场的投资方法?因为市场的偏好和偶然性是无穷尽的,但是每个人的能力圈却总是有限的。为什么价值投资又具有穿越时间周期的可持续有效性呢?因为不管市场的偶然性多么不可穷尽,其建立在企业内在价值和溢价机理的必然性终会反映在价格上。
- 我们总是容易过于关注结果或者目标,而容易忽略达到结果和目标所必需的努力过程和正确的方法。这就很像一棵大树,总是幻想诱人的果实出现,却不去思考和行动让自己真正茁壮起来。其实,最重要的不是预测什么时候开花结果,而是确保自己能一直在生长。
- 世界上最奇妙的反应可能有两个:男人遇到女人或大脑遇到金钱。前者让无数英雄竞折腰,后者让无数聪明人变昏头。谁也不能保证在这两种反应中始终保持正确和清醒——否则就不是人了,至少不是凡人了。若想不犯太愚蠢或致命的错,只需要告诉自己“别太耍聪明”就行了。
- 以普通人的智慧很难预测哪里是顶和低,但应足够判断出是否够便宜或者太贵;以普通人的智慧也许说不清最最高明的策略是什么,但至少应该知道最愚蠢的事是哪些;以普通人的智慧肯定把握不了所有的机会,但总可以把握到能把握的机会。放弃天才思维,发挥普通人的智慧,很多事情就会变简单。
- 投资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等待中度过的。无论是买入后长期持有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守候,还是等待着比较合适的介入机会,都是和此。时间,是炖“财富自由”这道大餐的基本条件。迫不及待试图去减少火候,从慢慢炖改为大火爆炒,快是快,但最终吃到嘴的是什么味儿,就很不好说了。
- 90%的人相信一件事情不是因为它是真的,而是因为他愿意相信。操纵大众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被操纵的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智慧的。芒格说:“在拿着锤子的人眼里整个世界就像一枚钉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完整的真实世界到底有多高的契合度,取决于那个锤子有多难放下。
- 在几乎任何一个职业中,你都会不断碰到比你更专业、更聪明的人,而你要想再上一个台阶也就被迫必须与他们竟争。似乎只有证券投资这行,你根本不用担心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要确保自己坚持做对的事情,最厉害的家伙也无法阻止你的成功,而且你会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永远没啥长进。
- 证券投资存在看有趣的很专业的跑偏现象。比如每天早上都要开例会研究国内外最新经济政治动态,每月都在为下一个月的“版块机会”绞尽脑汁。如果一个投资敏感到了每天的政策和经济变动都要操心的地步了,总是出现过劳死也就不让人奇怪了。有趣的是,这种跑偏往往还成了“专业素养”的代名词。